博兴县图书馆|二十四节气之画说霜降

发布时间:2021-10-23
图片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

也是秋季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图片



霜降有三候分别是:

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蜇虫咸俯


一候豺乃祭兽,从字面上来看

是指豺狼在用捕来的猎物祭祀苍天

这其实反映了古人很有意思的一种观念



豺狼当然不会祭祀苍天的

这其实是指豺狼等肉食类动物

在霜降前后捕捉猎物

为冬天储备食物的做法




古人见豺狼捉到了猎物

却并不马上食用

而是堆积起来

觉得与人类摆上供品祭天的作为相像

便用“祭祀上天”的说法来形容


于是就有了“豺乃祭兽”的说法


图片



二候草木黄落


虽然从物候上来看

草木返青有早有晚

开花、结果也有先后

但可以确定的是霜降到来之后

黄河流域的草木已基本开始枯萎


图片



三候为蛰虫咸俯


在外活动的蛰虫

要么自此开始进入冬眠状态

要么闭户不出

秋冬的物候分界线由此展开





霜降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刻


它到来后冷空气侵袭越发频繁

天气逐渐变冷

温度开始逐渐呈现出

下降到0℃以下的趋势




在霜降到来前

空气中的水汽

已因温度过低而凝结成露水


图片



但霜降之后

气温下降速度加快

空气中的水汽

开始因天气的寒冷结成冰晶


图片



并在地面或植物上

凝结成细微的冰针或霜花

这种由水汽凝结而成的霜花又被称作“白霜”




“白霜”相对的是“黑霜”


即当地面或植物表面的温度降至0℃

而地面附近的空气湿度

达不到结“白霜”的程度

就会出现“黑霜”




由于肉眼看不到

这种不结霜的冻害

便极易引发“霜冻”灾害

致使农作物受害


图片



霜降后我国黄河流域不耐寒的作物

处于即将停止生长阶段或已经收获完成


图片



而南方地区却仍处于“三秋”大忙季节


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开始收割

早茬麦、早茬油菜则刚开始播种


图片



收获后还要及时进行收秸秆、根茬等工作

以防滋生越冬虫卵和病菌




古人认为

庆、赏、罚、刑

是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

应当与四季变化相对应


如和煦的春夏代表的是万物生长

所以此时多有行赏之举




而霜降时天气已愈发寒冷

气候渐由和煦转向肃杀

这种冷冽的蛰藏季节

对应的便是刑罚之举


所以古代的死刑一般都在秋季

这也是古书或影视剧上

经常出现的“秋后问斩”的由来


图片



按古代习俗来看

一般每年立春之际为开兵之日

而霜降到来之后的深秋时节则为收兵之时



图片



明清时,很多地方都会在霜降时

举行演武、收兵仪式


即令武官在武庙集合进行操演、校射

以供皇帝巡视、百姓围看

以此来宣扬军力及武备的强盛


此举谓之“打霜降”“迎霜降”




有些地区还会在进行“打霜降”的同时

举办“祭旗神”的活动


古代战争中“军旗”

具有重要的实质作用


它是军队的标志和象征

军旗不倒则军魂不灭

所以在士兵的心目中

军旗便是他们奋勇杀敌、效忠国家的信仰


图片



同时在错综复杂的战场环境下

军旗也承担着传达信号的重任

士兵可通过军旗变化

来保持统一的作战思路

提高作战效率



图片



就这样

“军旗”逐渐被赋予了神性

古人便多会在

霜降收兵时举办马术表演等活动

用以祭祀旗神

以此展示军队武力


图片



霜降作为从秋季进入冬季的过渡节气

是秋季中最寒凉的一个节气




古人为了安然度过

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

有在此时吃羊肉或兔肉“进补”

来增强体魄的习俗


此举亦有“补冬不如补霜降”之说



图片



南方人在这个时候则多会选择吃柿子

民间对这个习俗的来源有很多说法

比如“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等等


主要是说此时吃柿子

可以补身体,不容易感冒


图片

实际上

主要原因可能是

深秋时节正值柿子成熟之时

此时的柿子

皮薄汁多、香甜美味、口感极佳


不过,从中医角度来看

柿子确实具有温热的性质,营养丰富

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


图片



霜降时天气更凉

秋燥明显

因昼夜温差变化明显增大

所以要特别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做好胃部和脚部的保暖工作




此时运动量

亦可根据各人需求适当加大

运动时需选择较为空旷的地方

摘下口罩活动

以保证运动期间呼吸顺畅


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暖

必要时可戴上护膝

重点保护膝关节

切不可运动过量




在疫情防控方面则要注意

在外购物、就餐时

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与他人保持一定社交距离


购物回家后要尽快洗手

并进行消毒



图片


在外就餐时则提倡实行分餐制

必要时应使用公勺、公筷


图片

(本文转自“画说传统”!)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国家典籍博物馆 国家图书馆Web OPAC 首都图书馆 首都博物馆 北京超星集团 山东公共文化云 滨州市图书馆 中国图书馆学会 无棣县图书馆

Copyright©2017-2018@博兴县图书馆 技术支持:北京超星集团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博城五路文化广场内   总访问人数: 1195843次  今日访问人数: 66

备案号:鲁ICP备13013143号-1

鲁公网安备 37162502000355号